第七十一章 成立学社-《我在古代建工业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身处大明这个乱世的王由桢,却能感同身受地理解这些读书人。

    穿着灰色补丁儒衫的人,突然慢慢合上了手里的桑皮纸书籍,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地说道:“当今这个世道,外有贱奴入侵,内有流寇四起,朝廷里还党争不断。”

    “萨尔许之战葬送了十几万大明边军,那可是十几万个家庭啊!是因为前线的将士们们作战不够勇猛?还不是因为党争的缘故,害死了这些大明的忠贞义士!”

    穿着灰色补丁儒衫的读书人,说到这里,再也说不下去了,用右手捂住了脸庞。

    他没有继续说下去,其他几个贫寒读书人也都是紧紧地抿着嘴唇。

    朝廷里的达官显贵们不管老百姓的死活,每天只知道醉生梦死的莺歌燕舞。

    外面流寇不断,各种天灾不停,老百姓们食不果腹,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情况。

    前几年,河南巡抚司大旱,数十万灾民百姓流离失所。

    朝廷调拨的赈灾粮款,还没有出京城就被户部的官员拦腰斩了一刀。

    到了河南巡抚,又被巡抚司的官员拦腰斩了一刀。

    层层剥削,最后到了老百姓手上又给了地方上的那些乡绅和富户。

    美其名曰是代发,代着代着就没了。

    最后,数十万百姓饿死得只剩下几万人。

    两旁道路都是白骨,绵延上百里。

    而朝廷里的官员却心安理得地拿着老百姓的活命钱,娶小妾的娶小妾,买古玩字画的买古玩字画。

    朝廷里唯一的上升渠道科举制度,还被那些贪官污吏给把持了。

    不与他们同流合污,不拜他们当座师房师,就永远考不上科举,更不要说入朝为官了,这彻底断绝了有志之士为民做主的念想。

    王昌沐喊来的这些同窗好友,全都是贫寒出身的读书人,胸中最大的抱负就是当一个为民做主的清官。

    但他们身处这样的黑暗世道,想要做官只能违背自己这辈子最大的信念。

    这样做官又有什么意义?

    这样的日子,他们已经过了大半生,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。

    就在他们读了太祖思想以后,就像是身处在无边的黑暗里,突然看见了一盏微弱的灯光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