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二章 兵进高安-《我,大明头号反贼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莫谦也没想到一个上高居然这么轻易就拿下,西城门口,王国桢带着一群县衙的衙役跪在路边恭恭敬敬的迎接莫谦入城。

    王国桢抬头的时候眼睛不由自主的投向了已经年过三十的钱大有。

    他屁颠屁颠的凑到钱大有的马前,谄媚说道:“上高县丞王国桢,见过莫大王!”

    钱大有脸色一冷道:“你认错人了,我不是大王,这位才是我家大王!”

    王国桢一听认错人,顿感尴尬,不过他很快便反应了过来。

    他把眼睛看向了钱大有所指的莫谦。

    当看到骑着白马的莫谦时,王国桢还稍微愣了一下。

    他没想到搅动赣中风云的莫大王居然如此年轻,看他年纪不过二十岁,这么年轻,居然就已经是占据三府之地的反王了,简直令人可怕。

    王国桢赶紧再度跪下磕头道:“降臣王国桢,拜见莫大王!”

    莫谦骑在白马上微笑的盯着王国桢问道:“你们知县呢?”

    王国桢抬头回道:“陈知县昨晚就已经逃亡高安了!”

    “哦?陈仪跑了,你这个县丞怎么没跟着一快跑啊?”

    王国桢眼珠子一转,答道:“久闻莫大王大名,卑职对大王极为仰慕,闻大王在袁州兴仁政,杀贪官,袁州万民归心,四方仰德。

    今大王兴义师灭暴明,可谓顺应民心,顺应天命,瑞州百姓皆愿箪食壶浆,以迎义师。”

    莫谦听完不禁哈哈大笑,他拿着马鞭指着王国桢说:“你这厮,官当的不怎么样,这马屁倒是拍的一流,行了,本帅派俩文职协助你,暂时任命你为上高知县,为本帅坐镇后方,能不能保住你的小命,就看你自己表现了!”

    王国桢一听,知道活命有戏,他赶紧磕头答谢。

    莫谦没在管他,他率领大军入城,按照惯例,先派人占据县衙和府库,然后张贴安民告示。

    随军而来的一群秀才公此刻也开始发挥了他们的作用,秀才公们每人带着五十士兵到各镇各乡建立乡镇衙门,并且立刻开始实行均田策。

    莫谦每打下一地,必派人下到乡镇村三级,先派秀才公们去宣传义军的政策,然后再打击当地的地主。

    有不想交出田地的地主,秀才公们便会派兵直接抄家,这一招可谓屡试不爽,在目前来说可谓是百试百灵。

    义军所到之处百姓根本不会反对,想要反对的乡绅地主也没那个能力,这帮秀才公们身边可都有兵,乡绅地主们可没那个武力胆敢反抗。

    真要有不怕死的地主敢聚集几百人反抗,县城随后便会派兵把他们剿灭。

    十几个秀才公很快便撒到了各项各镇去,其中大半是袁州乡绅地主阶级家的子弟。

    他们全家都被拉到石场做苦力去了,为了全家老小的性命,这些富家子弟不管再多不情愿,他们也得硬着头皮跟着莫谦出征。

    这些人当中的代表人物便有袁业泗和潘士闻两人的儿子。

    袁业泗在袁州可谓是大地主阶级,家里良田足有万亩,另外还在宜春城中有米行布行,生意可谓做的风生水起。

    袁业泗的大儿子袁泽双今年已经二十五岁了,早已成家立业,二儿子袁泽钊则才刚刚二十出头。

    两人都是秀才功名,还未考上举人。

    兄弟两人都被父亲派来跟着大军出征,他们在袁州的学校中接受了为期七天的短暂培训。

    所谓培训,就是由义军中的讲师给他们讲解义军的政策和未来的目标。

    讲师都是读书人出身,他们都是义军当中的老人了,当初在温汤的时候就跟随大帅造反,可谓是元老级别人物。

    他们这些人每个月拿着不菲的待遇,每天的任务就是一件事,那就是到各地讲解均田策。

    此外他们还担负着给新加入义军的秀才公们培训的工作。

    袁泽钊和袁泽双兄弟二人在学校里听了七天课,已经把莫谦的均田策给背的滚瓜烂熟了。

    所谓均田策归根结底就六个字:打土豪,分田地!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