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正因为赵构知道王霖对于雁北的重视程度,才明白王霖愿意将他放在雁北独自领军,是怀有怎样的期骥。 赵构没有任何犹豫,躬身拜下:“构儿愿意去振武领军,只是构儿年轻,又不太通晓兵伍之事,还请师傅另行委任主将,构儿愿意为副将!” 王霖朗声一笑:“朕相信你的能力,构儿,你若能将这五千人马统辖好,朕日后便让你独领一支大军,跟随朕,为大燕开疆辟土,洗雪我汉人王朝的数百年国耻!” 赵构感激涕零,连连谢恩不止。 他心中因为不举而生出的那些乱七八糟的负面情绪,顿时一扫而空。 “构儿,不懂的事情可以学,你要多向军中诸将学习,然后在振武小心谨慎,恪尽职守,从容历练。 朕对你寄予厚望,你不要忘了朕的嘱托。” 赵构躬身道:“构儿绝不敢让师傅失望!” “你要记住,旁的事都好说,但是你作为一地防御主将,若是面临异族外敌入侵,当率军死战,决不能失职辱国。 你要永远记住,作为大燕军人,你不能后退! 因为在你的背后,是你的骨肉同胞,大燕的亿万子民,还有朕和你的娘亲!” 王霖明显有些苦口婆心的教导,听得众臣心中感慨。 皇帝对于这位前宋九皇子,也算是仁至义尽了。 “你的背后,还有朕和你的娘亲!”王霖的话在赵构耳中如同惊雷一般炸响,他流泪拜倒:“臣构一定会恪尽职守,宁战死疆场,也不让师傅和娘蒙羞!” 赵构情怀激荡,叩首不起。 姚远李迒这些人凝望着皇帝与赵构这对师生眼下的互动,抬头望向皇帝的目光都比之前多了一层崇敬。 无论如何,皇帝将一个前宋皇子安置在前宋主力西军镇守的雁北腹心之地,还独自领军,这种气魄绝非常人所能及。 果然是一代圣君啊! 姚远心中感慨道。 他想起了堂兄之前给他讲过的一段话:皇帝心胸气度世上罕有,他之用人,不看背景出身,而只重忠心与能力。 吾弟好生在雁北经营,但能出些许政绩,入了陛下的眼,日后前途不可限量。 姚远偷偷望着端坐在一侧的张浚、刘琦、韩庭、岳飞这些年轻的军机大臣,他觉得这些都将是自己学习和奋斗的榜样。 王霖命赵构起身,目光缓缓投射在姚远身上。 “朕曾听姚古说过,姚家有一子名唤姚远,文武双全,日日读书习武,心怀大志。作为武勋之弟,汝还能科举晋身,着实难能可贵。”王霖缓缓道。 姚远大喜,他没想到皇帝居然知道自己的存在。 他忙躬身道:“臣惶恐,臣不敢当!” “雁北九州的重要性,朕不用多说了。朕率军血战,苦心孤诣,才谋划下雁北之地,可要想永久化为我大燕的国土,需要诸位爱卿一起努力,施政牧民,为驻雁北大军扫除一切后顾之忧。 此外,朝廷已经在雁北推行移民行动,朝廷官员的养廉田多半也在雁北……可以说,你们这些人是众望所归,很多人的身家性命都寄托在你们身上,你们,责任重大,使命光荣。” “臣等当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!”姚远李迒率众人再次拜倒在地,山呼万岁。 王霖笑笑:“平身吧。治理地方,你们比朕有经验,你们都是行家里手,现在的雁北之地,人口不过区区百万,但朕相信,过上几年,雁北之繁荣,不会亚于河北河南!” 王霖转头望向姚远道:“云内西接西域诸国和乃蛮,北御漠北蒙古和金人入侵的门户,周遭又有蒙古两部游牧,情况复杂。姚远,你入云内,肩上的担子非常重啊。” 姚远躬身慨然道:“臣当誓死报国,绝不辜负陛下信重!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