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至此,史上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的当世名将,悉数到了王霖的麾下。 中兴四将,张俊、刘光世、韩世忠、岳飞。 宋史称赞并列的“张、韩、刘、岳”——中的刘,就是刘琦,官方的评价显然比张俊和刘光世要高一个层次。 张浚、刘琦、岳飞、韩世忠是可以用作统率的综合性复合型军事人才。 张俊、刘光世包括王霖麾下的关胜、呼延灼等梁山系诸将当然也不差,但独挡一面没有问题,统筹全局就略差点火候。 当然,此刻的刘琦和岳飞一样,还年轻,还需要历练和实战的磨砺。 如果把马扩也算上,这个时代的人中俊杰,都聚集在了王霖的麾下。 届时众将用心用命,又何惧金人? 王霖将这首沁园春吹干墨迹,朱涟赶紧帮他小心翼翼折叠起来,王霖将之递给郭媛笑道:“媛儿,派人给郭相送过去,让他代我转交刘琦,并传书河北诸将。” 正在说话间,侍卫来报说侍御史张浚求见。 王霖哈哈一笑,环顾郭媛和朱涟道:“又来一位干才,国之良将,实乃兴旺之兆……我亲自去迎一迎。” 二十五六岁的青年侍御史张浚,翰林词臣出身,出身可谓清贵。 他仪表堂堂,风度翩翩,在燕王府属员的带领下刚进前庭,就眼见王霖一手扯着大氅正在往身上披,似是没来得及穿好,而脚步不停急往府门而来。 张浚是识得王霖的。 怎能不认识呢? 这位可是经常被他的言官同僚群起而围攻的对象。 张浚面色一紧立时拜了下去:“下官张浚,拜见王爷!” 王霖停下脚步,扫张浚一眼,大笑道:“久闻张御史才名,特来相迎,快请!” 张浚呆了呆:搞了半天,燕王这是亲自出来迎接自己?竟有几分古时倒履相迎的贤君气象? 张浚既感动又震惊,连道岂敢。 王霖笑吟吟挽着张浚的胳膊,一并往里行去,张浚面色微红,因觉受宠若惊而身子略微僵硬。 王霖与张浚在书房里闭门相见,相谈甚欢。 一个人成不成器,其实从他的言谈举止中就能看出端倪。 张浚思路开阔,举止从容,在经营河北、河东以及抗金防御的一些大策略上,两人堪称不谋而合。 完了,王霖又亲自将张浚送出王府。 王霖为刘琦作词、效仿古人倒履相迎侍御史张浚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京师,成为街头巷尾的美谈。 这为日后很多怀才不遇的人不远千里往河北投军,有着莫大的关系。 …… 与张浚一番长谈,王霖关于河北河东和整体防御的战略布局思路进行了细微的调整。 以及相关的人事安排,在与张浚谈后真正成型了。 他的大元帅府设在真定府。 他以太师、燕王、天下兵马大总管的名义总督大宋军政,总领河北、河东军政防务。 常驻大元帅府的文武从员分别为: 文以马扩为首,张浚为副。 武以岳飞为首,刘琦辅之。 燕青领万人虎神卫坐镇中枢,为中护军,随在左右。 岳飞任大元帅府詹事、右卫上将军、河北兵马大总管,河北防御使,协助王霖负责整个河北路军事防御及所属兵马指挥调度。 马扩负责整个河北、河东、河南、山东四地的募兵、军屯、内政、后勤和辎重保障等诸般事务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