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又将自己在船上如何花言巧语,用十两银子和一番胡诌,把那两个喽啰忽悠过去的经过,绘声绘色地复述了一遍。 “……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,那两个喽啰现在还以为我们是王伦请来当说客的,等过两日,你们碰见他们,切记不要说漏了嘴,只管装作不知道,免得打草惊蛇,引起王伦的警觉。” 林冲和武松在一旁听着,想起刚才船上那一幕,也是忍俊不禁。 这个三弟,若论武艺,十个赵叹捆一块儿也不是二人的对手,但这嘴上功夫,二人却是望尘莫及。 林冲心中暗恨,自己练武二十余载,怎么就没练会赵叹这功夫,自己若是有三弟这本事,当初在白虎节堂,或许是不一样的结果。 阮氏三雄也是听得一愣一愣的,阮小七咋舌感叹:“这两个撮鸟,被卖了还倒找钱啊!” 阮小二也点头称是:“赵小哥放心,这事我们晓得。绝不会在那两个喽啰面前露出半点破绽。” 说完正事,阮小二却又像是想起了什么,对赵叹说道:“说来也巧,你们那边有王伦的眼线,我们这边,也抓到了一个梁山的探子。” 赵叹闻言,心中一动:“哦?怎么回事?” 阮小二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细细道来。 原来,赵叹三人与阮氏兄弟几乎是同时行动的。 那边阮氏三雄大闹梁山水泊,这边赵叹三人则在朱贵开的酒肆里胡吃海喝。 有柴大官人的亲笔书信,又有“豹子头”林冲这等赫赫有名的人物当面,朱贵对三人是深信不疑。 朱贵的性子与武松颇有几分相似,都是那种豪爽仗义、不拘小节的性情中人。 他一见武松,便觉得十分投缘,两人拼起酒来,大有相见恨晚之意。 朱贵说什么也不同意他们马上上山,非要硬拉着众人在他的酒肆里好好盘桓两日,喝个痛快。 赵叹本就有意拖延时间,好让阮氏兄弟那边的动静传到王伦耳朵里,见朱贵如此热情,他便索性将计就计,在朱贵的酒肆里足足住了三天。 而就在赵叹他们离开石碣村的第二天,梁山派出的暗探就摸进了村子。那探子装作走街串巷的货郎,在村里东问西问。 石碣村本就不大,突然来了个生面孔,村民们便聚在一起说些闲话。 正巧,那日跟着阮氏兄弟一同去梁山水域闹事的渔民里,有一个人听到了这些闲言碎语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