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巴掌不打笑脸人。何况这事是郑东河儿子惹的,郑东河虽然有管教不严之责,但是,人家堂堂一个大队长,能有这样的态度,宋怀生也只好大度地表示原谅此事,既往不咎。 十几天后,宋浩文家的小楼终于建成了。选了一个良辰吉日,全家欢天喜地地住了进去。房间多了,分配起来更加容易。一楼有2个房间,分别留给爸妈和老大宋浩军。宋浩军还在部队服役,他的那一间,暂时先由宋浩文住。二楼3间卧室,老二宋慧花、老四宋浩民、老幺宋慧芳各1间。宋慧芳不愿独住,还是和二姐住在一起。 作为全大队第一座小楼,加之家里又出了个高考全省状元,宋家一时间风光无两,门庭若市。 为了庆祝宋浩文考上京城大学和新房峻工,宋怀生将家里的大肥猪宰了,开出流水席,一连几天款待亲朋好友和全小队社员。 值此年代,宋浩文所在的第一生产队,温饱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。一年到头,社员们吃不到几回肉,平常作客,酒席上每人份内的三只米肉圆,只舍得吃一只,还有两只要带回家给孩子尝。大家请客,上桌的土豆烧肉、茨菇鸡丝,菜碗内只有最上面一层是肉,里面全是土豆或茨菇,动作稍慢的可能连一块肉都吃不到。 因此,不管之前说的话题多么有趣,只要菜端上桌,酒桌上所有社员的眼光,就会迅速聚焦到热气腾腾的菜上,只待有人喊一声“吃”,立即筷子飞舞。可筷子飞舞的时间极短,很快又会安静下来,因为最想吃的东西,已经到了社员们的嘴里,变成了可供咀嚼回味的美食。 不过,宋浩文家这次的请客,却史无前例的极其大方,专门从公社饭馆里请来了大厨掌勺,标准的八大碗,量大,实在,味美,让社员们赞不绝口。 酒席上用的酒没有选择大牌名酒,只是常见的稗子酒。这不是舍不得,要节约,而是李英不同意。她认为这次家里已是出了大风头,再用名贵的酒,就显得太高调,容易让一些乡亲得红眼病,另样看待,那样,请客的效果就适得其反了。大家对她的观点基本认同,就顺着她的意,定下了稗子酒。 请客后的第三天,乡下刮了一场超强台风,最大风力超过11级。宋浩文家因为是新建楼房,所以丝毫没有受到损失,只是房前屋后的几棵树倒了。可乡亲们住的还都是泥墙草盖的房子,房子不是被掀了顶,就是倒了墙,再加上瓢泼大雨还下个不停,许多社员家没法住人,就都挤到宋浩文家里,最后搞得他们全家只能挤在一个房间里,小辈们都打地铺。 宋浩文爷爷奶奶家的房子损失尤其严重,等于是要重建了。本来宋怀生还想让父母留下,让出一个房间给他们住,没想到老人不想换地方,舍不得自留地里的庄稼,一心只想住回原来的地方。 宋浩文看出爷爷奶奶的心意,就拿出一千块钱,请人给老人在原址上建了3间瓦房。宋浩文四叔宋怀玉家的房子因为太破,又无钱维修,四叔一家就暂时与老人住到了一起。 住在同队的宋浩文外公外婆家也遭受了巨大损失,房顶被掀了一半。宋浩文一视同仁,也送给他们一千元,让他们将茅草土房改造成红砖青瓦房。 等到灾后重建工作告一段落,离秋学期开学只剩下十天了。宋浩文这段时间因为没有打猎,空闲时间不少,就叫二姐、四弟和幺妹练习太极拳。三人本来对练拳没有兴趣,但在见识了宋浩文的功夫后,都有点心动。宋浩文也就趁热打铁,给他们传授太极拳功夫。三人学得很认真,三五天后,动作竟然都有点像模像样。宋浩文鼓励他们,一定要坚持练下去,只有达到一定的水准,才能真正做到健体防身。 根据前世的经验,宋浩文知道,今年全县所有定点完中都开设了高考补习班,当初,他本人就是从补习班上考进高校。他知道二姐虽然没有参加过高考,但是基础还好,如果出去复读,加上自己前世就参加过1980年的高考,无论理科还是文科,试卷内容早就知晓,到时悄悄给个提示,考个一类名校应该不成问题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