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李耳说完,一拍青牛,青牛顿时发出哞哞叫声,向前走去。 人间界,李耳出了函谷关,身上气息愈发浩瀚,仿佛他本身便是这世间的最本源的道理,一举一动,皆有无上的大威严笼罩! 鲁国草庐中,一身腱子肉的孔丘,突然睁开眼睛,他起身,提起了身旁的巨剑道:“道家那老头要功德圆满了,吾儒家与其在思想上交锋多年,今日吾要与他进行最后一次辩论。” 说完孔丘翻身骑上了大象,大象迈着踏实,稳健的步伐,一步跨出便已经来到了函谷关。 随后又是一步,就出现在了函谷关外。 关外,是一望无际的平原,黑土肥沃,野草青青,碧绿欲滴,青牛喜不自胜,啃着鲜嫩清甜的嫩草,发出了哞哞叫声。 青牛边吃着草,边徐徐向前,行数十步后,青牛猛的停下了脚步,发出了粗喘声。 对面不知何时,一只大象驮着一壮汉走来。 道门掌教,李耳,儒门,万世师表,孔丘,自稷下学宫论道十五年后,第二次相见了。 孔丘翻身从大象上跃下,背负着巨剑,对着李耳拱了拱手道:“李先生,好久不见了。” 李耳同样从牛上跳下,回了一礼:“孔先生好久不见。” 道家和儒家思想虽然相悖,但这并不影响李耳和孔丘互相欣赏。 两人席地而坐,开始了最后一次的辩论。 双方从何为道开始说起,以各自学派的思想阐述天地大道,随后又从大道转向该如何治世。 两人辩论的时候,天花乱坠,地涌金莲,如此异象只有在圣人讲道之时才会出现。 这一辩论持续了七七四十九天。 四十九天之后,孔丘率先起身道:“此论是吾输了。” 李耳摇摇头:“哪有什么输赢,不过是对道的理解不同罢了!” 说罢李耳呵呵一笑,翻身上牛,青牛依旧是不疾不徐的前进着,李耳口中开始诵念那《道德经》,每念一个字,李耳周身的气息便会强大一分。 《道德经》念完,李耳聚诸子百家气运于一身,跨出了那一步,凝聚混元大罗金仙道果,证道成圣。 随着李耳证道,沉寂已久的道教气运再次沸腾,李耳竟自动成了那道教之主。 目睹了这一幕的通天眼中闪过欣慰之色,玄都则是满脸激动。 两人一同显化,来到证道的李耳面前。 李耳本就融合了太清老子的印记,在证道之后,自然而然就接过了三清之一太清的气运与位格,此时的李耳说是太清也不为过。 但他终究不是太清老子,只是完美继承了太清老子意志与精神罢了。 “道教太清见过道友。”李耳对通天行礼。 通天闻言一愣,随后还了一礼。 玄都跟着叹了口气,随即召出太极图,将其给予李耳。 “前辈,此物应该为道教掌教所持有,还请收下。” 李耳犹豫片刻后,收下了太极图。 随后李耳开口说道:“通天道友,吾想让道教与道家自此以后供奉三清神像,道友可否同意?” 通天一愣,随即哈哈大笑:“吾自然是愿意的,就是不知二兄是否愿意?” “可。”元始天尊虚无缥缈的声音自天际传来。 封神量劫之前,便已经分家的三清,于今日以这种方式再次重聚。 “师尊若能看到这一幕应该会很开心吧!”想到这儿玄都抬头望天,只是这天却没有任何回应。 玄都交还太极图后,并没有留在李耳身边,在他看来李耳并不是自己的师尊,比起留在李耳身边,他更愿意回兜率宫睡觉。 李耳西出函谷关证道成圣后,人族之中的道家之主自然而然就落在了庄周头上。 毕竟他是除了李耳以外,道家资历最深,思想最深刻的人了。 庄周在接任道家之主后,效仿李耳的《道德经》,写下《庄子》,并尊称李耳为老子。 而孔丘在与李耳辩论之后,便闭关了整整三年。 第(2/3)页